近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公布了2025年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立项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申报的“高端制造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成功入选。该实验室由工程科学学院工程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牵头建设,聚焦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旨在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破解高端制造教学难题,推动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长期致力于高端制造领域的教学改革。该实验室的获批,是学校响应“中国制造2025”和教育现代化2035计划的重要成果。实验室以“前沿引领、虚实融合、立德树人、开放创新”为理念,构建涵盖超精密加工、光刻微纳制造、多轴数控加工等模块的综合虚拟仿真平台。依托已建成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如单点金刚石车削超精密加工实验,该实验室已服务超过5万名师生,显著提升了学生对复杂工程技术的实践能力。
实验室负责人叶回春老师表示:“高端制造技术门槛高、成本高,传统教学难以满足需求。该实验室通过数字孪生和AI技术,实现沉浸式交互教学,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掌握航空航天、微电子等领域的核心工艺。这不仅弥补了实训条件的不足,还培养了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推动资源全国共享,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
未来三年,实验室计划新增超精密微铣削复合加工系统和智能化教学平台,支持200人以上并发仿真,并与国家级虚拟仿真共享平台对接。该项目的立项,不仅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工程教育领域的又一突破,还为全国高校高端制造实践教学提供了可复制模式。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更多高素质工程人才。